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,瓜迪奥拉回到了球队。虽然在疗伤阶段,他当然也可以用各种科技手段实时查看到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情况,但一去一回之间,他可以亲眼看到球队发生的变化了。相较于那时,曼城显然变得更为锐利了。这一点和多库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这名比利时小将带来了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边路进攻风格,就是从他这一点开始,曼城想要看到的多米诺效应出现了。这场比赛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国际比赛日之前的第四轮对阵富勒姆,多库第一次出场,那时的他还有一些局促,而且出现在右路也无法彻底释放他的威胁。而在这场比赛,多库被瓜迪奥拉放在左路,于是在客场环境下,他在比赛的第6分钟就开始给对手的后卫线制造防守突破和传中的压力。这次进攻制造的定位球,让曼城险些首开比分。
本场比赛,曼城的布局思路依然有可取之处,后卫线里沃克上前,和左路的多库一起拉开进攻宽度。阿坎吉则被固定在后卫线上。对于阿坎吉和沃克的使用,这是相对更为可取的思路,只不过本场比赛出现在罗德里身侧的是贝尔纳多-席尔瓦,他比科瓦契齐更熟悉体系和位置要求,但他的运动和防守能力需要打上一个问号。这也是曼城后期遭遇困难的一个原因。
不过在开局阶段,曼城的进攻依然凌厉。多库这一侧早早打开局面之后,迅速吸引了额外的防守人手,曼城从而可以在他的身侧利用空间,就像格瓦迪奥尔这一次前插进攻,曼城距离进球其实也很近了。边路打开之后,中路的队友就有了更大的空间。这就是我们提到的,在京多安离队、德布劳内伤缺,哈兰德和福登、阿尔瓦雷斯等人需要重现建立默契的时候,最需要的元素。福登这脚远射,也暴露了西汉姆联在核心区域的防守问题。
当然了,主场作战的西汉姆联也有一些进攻机会。上半场前半段,西汉姆联的主要推进就是通过安东尼奥拉到左边路,以及鲍文在右边路来完成,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。西汉姆联首开比分的进球,也是曹法尔从多库这里夺回球权,沿着边线一路推进到前场送出的传中。然而,西汉姆联在这粒进球的30秒前,其实真正地打到了曼城的命门。
他们本场比赛的命门就是后腰身侧。罗德里的身边必须要有人,帮他接小球的同时,覆盖他身侧的空间,这一点早已是战术上的要点,本场比赛这个人选被定为贝尔纳多-席尔瓦。葡萄牙人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一个问题,但第二个问题他爱莫能助,眼睁睁地看着埃默森从他身边加速斜插,他是没什么好办法的。所以在中场休息阶段,曼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。
很显然,瓜迪奥拉看到了这一点。这体现为到了下半场,沃克不再拉边前插,而是内收中路,出现在罗德里的身侧。这样一来,防守端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。沃克内收,便把贝尔纳多-席尔瓦推到前场,所以福登等人开始出现在边路。但闪耀的区域还是左路,下半场一上来,多库就帮助球队扳平了比分。
过程当中,先是哈兰德和中路队友形成配合,多库得到了一对一的机会,而他也抓住了。进球本身也很漂亮,但更重要的是,曼城的边中形成了联动:多库作为边锋球员,他的第一要务是为中路开拓空间,而在空间开拓之后,队友们也可以为他制造一对一的机会了,这个过程本身是非常好的。比分回到同一起跑线的同时,防守端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,于是西汉姆联的反击逐渐沉寂,而曼城得以将对手彻底围困,施以最大程度的压力。
最终,曼城在比赛末段终于抓住了机会,从而改写了比分。实际上,这是一场不该有太多波折的比赛。相较于西汉姆